第七届CCF中国区块链技术大会暨首届全球区块链产业峰会——区块链基础设施技术论坛隆重开幕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技术,正引领着一场深刻的全球变革。近日,由CCF(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区块链技术大会暨首届全球区块链产业峰会在上海隆重开幕。作为大会的分论坛之一,由长三角数链(上海)网络基础设施有限公司承办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技术论坛于12月15日下午,在上海徐汇正式开启。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不同学术领域、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共同探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旨在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发展,推进区块链生态建设进程中的“中国范式”。
上海市数据局基础设施处副处长黄琳作为首位致辞嘉宾,对论坛的召开表达了诚挚的祝贺。她指出了区块链技术在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上海市数据局正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以促进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并与多个委办局合作,推动链主企业上链用链,涉及供应链、金融、绿色低碳和航运贸易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此外,上海市数据局还根据不同区域的特色,支持培育区块链生态,如徐汇的“数链空间”以及在浦东探索跨境产业发展,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动力。
上海市数据局基础设施处副处长黄琳致辞
上海市徐汇区数据局副局长蔡磊进行致辞,介绍了徐汇区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积极探索,强调徐汇域内“数链空间”的建立,已经成为全国首个区块链技术创新生态的集聚空间,也是上海乃至全国首个区块链“1+1+1”开源孵化器,标志着徐汇区在该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他提出徐汇区将利用其区位、人才和科技创新优势,推动区块链技术创新产业生态的形成,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动力。
上海市徐汇区数据局副局长蔡磊致辞
论坛期间,上海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数据学院教授周傲英在发言中深入探讨了区块链技术与数字经济的关系,强调区块链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数据作为第五生产要素,与区块链技术紧密相联,对经济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他强调了区块链在建立信任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在分享经济和数字经济中,区块链如何作为信任机器,实现信任的自动化。认为区块链将为数据流通和共享提供信任机制,推动社会进入一个新的信任阶段。
华东师范大学周傲英教授
论坛的承办单位长三角数链(上海)网络基础设施有限公司主要介绍了公司在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工作和成果。长三角数链公司作为上海数据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承担着构建数字基础设施的任务,主要工作包括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服务。公司秉持三大创新理念:架构创新、模式创新和生态创新,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区块链基础设施运营商,强调可信、安全、互联、创新和客户至上的价值主张。
接下来的主旨演讲环节中,各演讲嘉宾分别就不同角度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与行业赋能展开阐述。
论坛协办单位联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的区块链创新应用部总监宋君分享了中国联通在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的进展和成果。中国联通自2016年起布局区块链技术,以市场需求和应用为导向,发展自有区块链技术,目前已将区块链技术经验、产品、技术赋能给政企客户,在数字政府、司法、文旅、金融等方面业务覆盖了超过11个省份,有超过100个项目进行落地。随后,腾讯云区块链研发总监张建俊介绍了腾讯云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显著成就,腾讯云区块链产品矩阵秉持全栈国产化原则,在中国区块链政务行业市场取得领先地位,支持信创,为国家数字经济提供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
成都链安技术总监孙海泳分享了成都链安作为全球首批中国头部从事区块链安全的创新型企业,与网信办、公安监管机构以及国内外100多家区块链企业达成了深度合作的成功经验。同时,数据集团所属企业上海CA创新业务总监朱亮亮先生阐述了上海CA账户体系在浦江数链网络,电子证照、普惠金融、公共数据授权等领域的应用案例,以及其如何解决数据流通安全问题。
圆桌论坛环节,从法科技联合创始人朱箭飞、上海特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TO许文波、上海零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王磊以及上海复信数链有限公司创始人刘百祥四位专家就区块链基础设施如何赋能千行百业进行了深入讨论,从不同的视角分享了企业对区块链基础设施的需求,各位专家明确了在参考架构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区块链应用与基础设施的相互促进、相互赋能的作用。
本次论坛的圆满落幕,不仅为区块链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平台,也为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